2.NC控制,高的生產效率
卷制 制品工藝參數NC化,操作簡單,效率大幅度提高。
3.制品精度超群
上輥呈鼓形狀,下輥的下部有托輥配合調節,連續彎曲,從薄板到厚板這一廣泛的范圍內能夠卷制理想的制品。
4.作業的安全
兩下輥固定,上輥上下,左右移動,工件不隨工作輥移動,作業者安全。
5.整體式結構,基礎簡單,移動方便
設備采用整體式底盤,無須地腳螺栓,基礎簡單,移動作業場所方便。
6.南通卷板機不同的用途,相應的控制方法
根據用途,有以下的控制方法:
TNC(上NC):多品種,少量生產用;
T&BNC(上,下NC):少品種,大量生產用。
7.豐富的彎曲形狀
卷板機具有卷制O型,U型,多段R,輔助錐筒裝置,可以卷制一定范圍的錐筒。
O型彎曲:后方彎曲方式
U型彎曲:前方彎曲方式:
多段R彎曲:組合式方式。
本機為對稱上調試三輥卷板機。兩個下輥為主動輥,其位置固定,上輥為動輥,可以上下移動。借助離合器上輥對于下輥可調節成平行或傾斜位置,以適應卷制圓形或錐形工件的需要。三根輥筒安裝在左右機架上,構成機器的主體。傳動系統全部設置在右機架的右側,機架及傳動部分設置在整體焊接底座上,構成機器的主體。電控臺設在機器的前面。為指示上輥升降位移,在右機架及軸承處設有指針、標尺。為便于筒形工件從上輥取出,在上輥左端設有翻轉軸承,右端設有翹起調整結構。
下輥的正反旋轉、上輥的升降、翹起、放平均由電器控制,卸料的翻轉軸承的脫開與閉合,翹起調正機構的位置調整,離合器的離合均為手動操作。
這種結構的三輥卷板機,由于兩下輥的位置固定,且始終對稱于上輥,直接用它卷制出的工件的端部剩余直邊較長,需要先借助于專用工具或其它設備予彎端部來彌補這一不足。
由于其結構簡單,工作可靠,易于維護,所以中板筒類另外的制作中有較廣泛的使用。
二:傳動系統
本機的兩個下輥為主動輥,它是由主電機通過比為62.2的圓弧齒輪減速機中三級傳動副再傳遞給下輥為支承的一級開式齒輪副,使下輥獲得了設計轉動速度,構成了機器的主傳動系統。主傳動系統中設有制動器,以實現快速制動。
上輥的升降運動是由輔助電動機通過比為12的輔助圓弧齒輪減速機中二級傳動副減速,帶動裝在機架中的蝸輪副轉動,嵌入轱輪內的絲套旋轉迫使連接上輥的升降絲桿作直線移動,構成了該機的輔助系統。上輥兩端對于下輥的相對位置的調整,是在脫開蝸桿軸上的離合器后,使左端的升降絲桿霍德爾單獨的升降來實現的。
三:卷制過程
見圖示一
四:工作范圍
基本參數表中規定的核對參數是指該機在合理使用條件下的最大工作能力,有較好的經濟效果。若板材的寬度、屈服極限、圓筒的外徑有所變長,相應的板材厚度可增加或減少,能力換算見經驗公式,板厚小于彎轉最大寬度時的最大厚度的四分之一工件不易在該機上卷制。
見圖示二
五:潤滑
合理的潤滑機器的各傳動軸頸及動壓滑動表面,是降低動力消耗、提高機器壽命的有效措施。為此必須選擇合理的潤滑材料,建立必要的潤滑制度。
見示意圖
1:潤滑油的選擇
油杯及人工加油潤滑點,夏季采用2號復合鈣基潤滑油(CB491-65);冬季采用1號鈣基潤滑油。減速機箱內的潤滑油建議冬季采用HJ40號機械油(GB443-64),夏季采用HJ50號機械油(GB443-64),也可用性質相近的潤滑油代用。
2:潤滑制度及注意事項
用戶應根據機器的工作制度、負荷及運轉情況建立具體的潤滑制度。
A: 機器在啟動前各潤滑點必須潤滑充足。
B: 機器在連續工作情況下,油杯和人工潤滑一般兩小時供應一次,具體潤滑制度應視機器的工作制度及負荷運轉情況而定。
C: 減速機箱內的潤滑油一般一個月更換次,至多不超過六個月。
D: 機器的潤滑系統每年清洗一次。
3:潤滑方式
本機根據工作情況分別采用油杯潤滑、人工加油和箱式潤滑等三種方式。各輥軸頸、升降絲桿與傳動軸軸頸等為油杯潤滑。齒輪、蝸輪、活動軸承與翹起調整機構絲桿等處采用定期人工加油潤滑。減速機內齒輪與軸承的潤滑是借助于油在箱體內的飛濺來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