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資訊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
機床行業在疫情下迎來的轉機 |
|
疫情可能對我國機床制造業產生的影響
一、加重機床制造業價格戰現象 價格戰將成為必然,機床同質競爭將更加激烈。尤其是企業重點想推出的爆款產品,世界知名機床品牌也會跟入進來,市場需求短期內因為疫情的出現會有釋放性增長,較長時期內(2-3年)將依然保持在低位運行。價格戰是現代企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營銷手段,在市場運作中公道利用價格杠桿作用,實行有效市場競爭,這是企業營銷策略的重要內容之一。另一方面,頻繁的“價格戰”則是違反市場和經濟規律的非正常競爭手段,是過度惡性競爭行為,往往造成企業在競爭中陷進嚴重虧損的境地,甚至企業從此夭折。究其原因,“價格戰”的根源在于目前產品的供過于求,同類產品過剩,各個生產企業之間產品雷同,外觀,造型。質量與性能沒有大的區別,同質化現象嚴重,售后服務不到位等企業因素構成。在我國現階段,“物美價廉”仍然是我國居民在選擇消費時的主要出發點。所以往往價格戰可以為企業所利用,并且屢試不爽。家用電器產品的價格戰愈演愈烈,一些企業經營者已經陷進“價格戰”的怪圈之中,產品價格一降再降,但是,市場卻在不斷萎縮,企業盈利也日漸減少。就連阿里巴巴學術委員會主席曾鳴教授說:“容易賺的錢沒了,往后大家都得做更辛苦的事!彪m然機床制造業不同于電商平臺,但是仍舊會受到整體大環境的波及,希望各企業有關部門做好價格調整,別太盲目跟風行動! 二、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
中國每年誕生的專利數在全球是第一位的,國人創新力是很強的,加之資本的趨利本質,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會涌入資本,使得機床制造業創新帶來的時間窗口期會變得更短,比如三個月、六個月至多不會超過一年,所以同質化是一種必然,缺少增量便只能存量博弈。
創新永遠是龍頭企業發展的動力,創新方向的選擇將極具挑戰性,必須以滿足客戶需求而且符合未來行業發展為目標。
董明珠說:“選擇多元化發展“是一種自我挑戰”。但格力從來不懼挑戰,因為格力有創新精神,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爸灰覀冹o下心來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能用我們的行為感動這個世界,用我們技術服務這個世界,讓世界愛上中國造!”我們也要學習這樣的精神,在疫情期間努力搞好生產研發工作,在機床制造業領域努力攻克難關解決中高端技術問題,勇于嘗試,敢于冒險,研究一款為客戶解決好需求,又符合公司發展利益的好機床定會受到客戶的青睞!
三、疫情對部分機床制造企業可能是危機,而對另一部分企業則可能是轉機 中國連續多年作為世界最大的機床消費市場,這個消費規模不會因為疫情發生根本改變,市場規模仍在中國,關鍵是企業個體是否有足夠的后勁,是否能保持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 因此所有的機床企業管理者應該牢記機床行業的兩個特性:一是增量特性,二是滯后特性。 1. 增量特性:如果整體經濟沒有較大增長,如果其它行業的產品沒有更新換代,那么機床行業就不要幻想繁榮和爆發性增長。 2. 滯后特性:對于其它行業,尤其是機床服務行業是機床行業的晴雨表。即當機床服務行業走向周期性頹勢時,機床行業的冬天亦將來臨;當機床服務行業開始回暖時,機床行業必將迎來春天。因此無論是危機還是機遇,都將促使品牌集中度大幅提升。 市場繁榮時會呈現萬馬奔騰的景象,危機時也一定會有企業一馬當先殺出一條血路。這時比拼的是企業的內功和企業領導的智慧與定力。 危機對于有準備的企業則是戰機,每一次危機都是改變行業格局的機會。有多少人對未來感到失望,就會有多少人對未來充滿希望! 居里夫人說:弱者坐待良機,強者制造時機。培根說:只有愚者才等待機會,而智者則造就機會。 智慧的思想如出一轍,成功的企業也將千篇一律:在正確的發展道路上踐行、持續踐行,不斷逼近正確的目標。 四、此次疫情將改變機床制造企業的戰略節奏和行動力 機床制造行業是資金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行業,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機床制造企業的現金流將經受巨大考驗。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有多少機床制造企業能夠扛過去?能否融到資金?即使融到資金,能否消化由此產生的財務費用? 一輛車停下再啟動所消耗的燃油要超過正常行駛的若干倍。機床制造企業如何在不可抗拒因素影響下避免停止運行,將是每一個管理者要面對的課題。機床制造業企業如果按以不變應萬變的傳統方式將很難生存,更談不上發展了。 無論是機床產品本身,還是交貨期、技術服務、售后服務,乃至各種決策都將與企業生存發展息息相關,都將以快速適應客戶需求為核心理念。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說:能夠生存下來的物種不是最強壯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 五、疫情限制了人口流動,加速了機床自動化水平提升 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勞動力成本與日俱增,以及電子化、信息化高速發展和成本的降低,本次疫情無疑將加快市場對自動化、智能化機床的需求,以擺脫對勞動力的過分依賴。 客戶對機床線上培訓、線上檢測、線上維修,甚至線上操控的需求將越來越迫切;簡單、實用、經濟、可靠等會成為客戶最滿意的需求。 蕭伯納說:世界上只有兩種物質:高效率和低效率;世界上只有兩種人:高效率的人和低效率的人。 六、決定機床制造企業未來生存的是企業內在的基礎 企業的發展終歸要回到遵循市場發展的規律,企業內在的基礎就是俗稱的“內功”。 國內機床制造業生產的所謂中高端產品,數控系統、直線導軌、滾珠絲杠、軸承、刀架、液壓件、氣動件等等,與國外一、二線企業產品幾乎完全一致,為什么裝配后的機床,無論是精度還是故障率,與國外一、二線品牌相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即使零件加工,即使是同檔次進口裝備,為什么國內加工的零件依然會出現諸多問題?原因就在于過程管控之中。加工、部裝、總裝,每個環節都得過且過,最后的產品便是這些環節的匯總,結果便不言而喻了。所謂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其實,機床沒有什么高低端之分,只有復雜與簡單之分,只有品質優劣之分,只有功能強大與缺失之分。如同平凡的人把所有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會變得不平凡一樣,把再簡單的機床制造得完美無暇就是不簡單的企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