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在加快發展經濟的同時,更加注重發展社會事業,突出重點、完善制度,著力構建普惠、均衡、優質的公共服務體系,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讓全區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推進教育均衡化發展。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引進名校,推進小學集團化辦學。利用市實驗中學英雄北路校區(郊區一中)的資源,打造一所品牌實驗小學,全面提高基礎教育教學質量,推動教育均衡化發展。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抓好郊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規劃,擴大職業中學辦學規模,為全區改革發展培養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產業工人。
提高醫療衛生資源均等化水平。積極探索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利用新建郊區醫院,嘗試采取PPP模式,力爭把郊區醫院打造成“大?啤⑿【C合,醫養一體化”的特色醫院。同時,鄉鎮衛生院要全面提高基層單位醫療服務水平,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到良好醫療服務。
提高社會保障服務水平。進一步發展養老產業,新建7個農村老人日間照料中心,進一步提高關村、富村、故南、下秦等養老院的辦院水平,努力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等優質社會服務;進一步優化創業就業環境,統籌抓好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人口和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殘疾人等群體的就業工作;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提高保障標準,對城市、農村低保戶和困難群體應保盡保;進一步做好社會救助捐助幫扶工作,形成全社會參與、支持的良好氛圍。
百姓有所呼,政府有所應。今年,我區集中力量扎扎實實辦好十件實事。一是建設區政務服務中心;二是實施黃碾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三是改造提升村級組織和文化活動場所;四是新建5個社區及社區服務中心;五是提升村級衛生所服務能力,建設10所高標準村級衛生所;六是建設城鄉垃圾轉運站;七是完成15.5公里農村公路完善提質建設,打通西白兔至襄垣快速通道連接線;八是開工建設920套經濟適用房,總面積9萬平米;九是提高60歲以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標準;十是提高農村“兩委”干部津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