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印度的釋逸牟尼,中國的孔子,這兩位世界名人,同生, 于公元前五、六世紀之際。 當孔子帶著學生周游列國,宣傳儒家的政治主張的時候, 迎牟尼大概也正率領門徒在中天竺弘揚佛法。兩位圣哲雖 生子同代,卻相隔萬里。相傳,孔子曾說:“丘聞西方有圣人,不而信,不化而行,蕩蕩乎無能名!@話可能為后人附會,未 必可信。孔子未必知道釋迎牟尼。大約四、五百年之后,隨著東 西方之間古絲綢之路的開辟,佛教漸流布于中國。圣人與佛 祖的門徒,在公元前后各兩百年的兩漢之際于中原相遇了。
家漢末,)農民起義扯起了宗教的旗幟,以神仙家的衣缽 乍基礎,奉先哲老子做教主,創立了天師道或五斗米道。此即 原始道教。起義先后失敗,道教卻傳布開來。
儒、佛、道成為中國的‘三教刀,雖同為統治階級服務,彼此 也存在利害之爭。佛與儒、道的矛盾和斗爭,在魏晉南北朝時 代往往同民族間題結合著,時張時弛,,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 域。
這里將要敘及的主要是佛教在魏晉南北朝時代發展的梗 概,以及性教刀與政治的關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