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經濟開發區成功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這是海安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百萬海安人民的一件喜事,標志著海安提升知名度、美譽度又增加了一個新品牌,標志著海安提升競爭力、輻射力和集聚力又創造了新條件,同時,也標志著海安開發區建設踏上了新征程。這是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英明決策的結果,是全縣上下通力支持、全力合作的結果,也是全體開發區人奮發努力、不懈追求的結果。在此,我代表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此時此刻,作為一名全程參與者,我非常激動。因為我們辦成了一件在別人看來幾乎不可能的事,辦成了一件許多人想盡辦法都沒有辦到的事。海安開發區成功躋身“國家隊”,不僅是南通各縣市唯一獲批的開發區,也是全省除蘇州以外省轄市范圍縣市中唯一獲批的開發區,更是國務院去年明確“三不原則”之后全國極少數破格獲批的開發區。我們以幾乎是零的概率,贏得了百分百的成功。
回顧申報過程,史建軍書畫網我們每走一步都充滿了艱辛,每過一關都伴隨著驚險。論優勢,我們競爭國字號還不是很有底氣;憑實力,我們加入國家隊也談不上游刃有余。但是,為了海安的發展,帶著縣委縣政府的重托,帶著百萬海安人民的期盼,我們堅定勇敢地踏上了申報國家級的艱辛之路。
我們憑借在南通十三家省級開發區中2011年度綜合考核第一,憑借在全省省級開發區中科學發展水平躍入前五,獲得了省、市政府在申報國家級開發區時的大力支持;我們憑借特色產業、新興產業發展的強勁態勢和蘇中交通樞紐的突出優勢,吸引了國家、省市各級的關注目光;我們更憑借蘇中革命老區的光榮歷史和海安人民的強烈愿望,加重了海安開發區在國家部委審核中的份量。同時,我們充分挖掘自身優勢,盡力展示自身特點,以海安人的真誠和鍥而不舍的精神,打動別人,贏得關注,爭取支持。
回首歷程,讓人感慨萬千;展望未來,更加心潮澎湃。海安作為一個縣級城市,能夠擁有國家級開發區這樣的品牌,來之不易,彌足珍貴。海安開發區升為國家級,從省隊的前列變身國家隊的新兵,唯有奮起直追,奮力拼搏,才能不辜負這塊牌子。我們將按照單書記的要求,用好這塊牌子,做亮這塊牌子,勇于擔責,加壓奮進,加快發展,有決心、有信心用3年時間闖入國家級開發區全國40強、東部9大省市30強;同時,向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學習,力爭用5到8年的時間,使我們的主要指標接近或達到具有28年歷史的南通開發區,向國家級開發區“第一方陣”挺進!
一、強攻項目,集聚產業,打造一流的產業新城。
以招引重特大項目為首要,力爭明年引進世界500強及國內100強項目不少于2家,50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2個,實際到賬外資突破2億美元,迅速接近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投入水平;以提升五大特色產業為導向,把產業特色做得更足,著力培育10大超百億產業板塊,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軟件及服務外包等新興產業,力爭新興產業發展取得重大突破;以強攻項目推進為重點,力促各類項目快開快建、強攻快上,全力推進產業上規模、上水平,加快培育一批上市企業、龍頭企業;以產城融合為抓手,著力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打造“樞紐海安、物流天下”的金字招牌,全面增強在“國家隊”中的競爭實力。
二、創新驅動,廣納人才,打造一流的科技門戶。
加快產業研究院建設,力爭3年內實現主要產業板塊全覆蓋,推進龍頭企業國家級研發中心全覆蓋,全面提升企業研發能力和水平;按照“五園區一中心”的目標,加快海安軟件科技產業園建設發展,卷板機充分發揮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的作用,廣泛吸納創新型、科技型企業入孵,大力構筑創新經濟的高端增長極;大力度招引高層次人才,力爭在招引首席學者、領軍專家、核心人才上取得持續突破,以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集聚為核心,促進高端技術持續匯聚、高端產業持續落戶。全球范圍內招引駐外招商人才,務求外資項目的重大突破;大力度優化人才環境,在上湖新城臨湖區域建設高標準人才公寓,解決企業人才的后顧之憂,真正讓各類人才扎根開發區、服務開發區。
三、拓展功能,強化服務,打造一流的發展平臺。
在城市建設上,以上湖新城區為核心,高端布局教育、醫院、商貿、休閑、觀光等公共配套設施,打造園林水景之城、旅游文化之城、科技智慧之城。迅速啟動上湖新城區行政服務中心、金融一條街、總部經濟區、企業會所、溫泉度假酒店、海安縣第一中學、上湖初中、醫院、人才公寓、職工公寓等十大工程建設,為進區企業及全區員工、百姓,提供一流的全面的配套環境。加快安置房建設,力爭明年全面實現“房等人”,加快現有小區的配套,強化管理和服務,全面保障和發展現代民生,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數;在基礎框架上,加快延伸拓展基礎設施,構建以開發大道為南北中軸線、海防公路為東西中軸線的“七縱七橫”立體交通網絡。在功能提升上,加速海關辦事處和國檢辦事處兩大功能區入駐運行,進一步強化園區對外貿易功能。按照“高效、快捷、優質”的原則,提升服務質量,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能力,規范服務行為,以一流的軟環境提升載體形象、營造發展環境、集聚競爭優勢、贏得發展先機。
四、用好體制,創新機制,打造一流的效率高地。
我們將充分運用國家級開發區帶來的各種政策優勢,促進企業加快發展;我們將進一步用活機制,優化要素配置,激發內生動力,努力把開發區建設成江蘇沿海機制最靈活、內生動力最強的區域。要全面加強區街村干部隊伍建設,形成加快發展的強大合力;要全面推行企業化管理方式,通過目標化的考核機制、項目化的工作機制、責任化的獎懲機制、整體化的協調機制,全面提升運行效能;要徹底打破身份界限,全面實行“競爭上崗、雙向選擇”,通過“人員能進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報酬能高能低”的用人、分配機制,全面激發隊伍活力。
各位領導、各位同志,開發區是全縣人民的開發區,有了國家級這個品牌,它更是全縣共建、共用、共享的開發區。只要對全縣有利,我們都愿意無償提供這一品牌。開發區過去一直得到全縣的支持,今后的建設和發展將更需要全縣上下的支持和配合。我們將在新平臺和高起點上,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吸納先進要素和資源,化解發展瓶頸和制約,創新突破,率先發展,構筑高端增長極,接軌經濟國際化,努力為實現新征程七戰七捷、海安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